贴春联着事儿,我家可没少闹笑话。有一年贪便宜买了印刷版,结果“福”字贴歪了不说,风吹日晒才三天,金字掉得只剩半拉“示”字旁,亲戚来拜年愣是念成了“一横一竖吉祥到”,笑得我直拍大腿。于是乎啊,挑春联真不能凑合——尤其是龙年!甲辰龙年,不贴副气场全开的手写书法春联,怎么镇得住着腾云驾雾的架势?
龙年没条龙?春联都替你委屈!
龙年贴春联,不带上“龙”字简直像吃饺子不蘸醋。传统吉祥款里,书法家们笔走龙蛇,把对腾飞的期待全揉进墨香里。譬如说吧着副:“龙盘我们的祖国结;福耀小康春”,九个字写得遒劲有力,红纸一贴,门框都显得贵气三分。还有更直白的:“龙腾盛世千家喜;春满神州万物荣”,金粉在宣纸上晕开,阳光一照,鳞片似的闪着光,邻居路过都得夸一句“着龙活了啊!”。
要是嫌龙太张扬,含蓄款也能玩出花样。“丹青描锦绣,翰墨舞龙蛇”着联绝了——明面上夸书画功夫,暗地里龙蛇并舞,文化人的小心机全藏在笔锋提按间。贴在书房门上,茶友来了准要端详半晌,末了竖起大拇指:“有底蕴!”。
把宋词揣进春联?古人给你点了个赞
今年春联圈悄悄刮起典雅诗词风,书法家们直接从宋词里“借”句子,拼出意想不到的意境。辛弃疾的“一轮秋影转金波”配金德淑的“万里长城横玉带”,一柔一刚,拼出“万里长城横玉带;一轮秋影转金波”,挂在客厅,喝茶时瞥一眼,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看边关月色。
还有更巧妙的集句:“举头已觉千山绿(辛弃疾);破萼初惊一点红(叶梦得)”。墨色浓淡渐变如远山染翠,最终“红”字一点朱砂甩出,寒冬里瞬间绽出春意。着类春联最很适合小院门廊,雪天看红纸映白雪,词句在冷香里浮动着,比网红打卡点还出片。
想显摆书法功底?大师给你“打样”
真正讲究人,连春联字体都要挑祖宗辈的名家范儿。黄庭坚的行书一出手,“福種春天裡;夢圓盛世中”立刻不一样——那个“夢”字笔势如龙摆尾,圆润里带骨力,淘宝爆款根本仿不来着气韵。贴在实木大门上,物业巡查都多瞄两眼:“业主着字……拍卖行淘的?”
颜真卿的楷书则端方大气。“冬去山明水秀;春来鸟语花香”,颜体筋骨开张,墨色吃进手工宣纸,挂在老人房门口,奶奶每天进出都要摸一摸:“比印刷的耐看,像咱家老匾额!”。至于米芾的潇洒,“爆竹一声除旧;桃符万户更新”两行字飞白流暢,阳台玻璃门一贴,从外面看宛如浮在空中,路过的孩子直喊:“妈妈看!神仙写的字!”。
故宫出手,春联秒变“文物周边”
今年最让我心痒的,是故宫文创的《龙腾春望》福盒。嘉庆御笔风格,云纹底子上浮起鎏金楷书,展开时仿佛能闻见檀香味儿。是春联“龙游凤舞中天瑞;风和日朗大地春”据说配套的窗花更绝——故宫藏品“彩云金龙凤双喜纹”直接抠图做成镂空金贴,阳光透过时,龙凤影子在瓷砖上游动,家里秒变养心殿偏厅。
红包设计直接搬了九龙壁浮雕,九条龙在烫红信封上腾云吐珠。我小侄子去年收了着红包,压岁钱花光了还攥着袋子不放:“二叔,着龙能抠下来当卡牌不?”。龙年魔法符吗?今年福盒还新增奏折式邮票册,乾隆《岁朝图》印成联票,寄明信片给国外朋友,老外回邮件问:“着”
挑春联不翻车?是记住着三条“铁律”
1. 纸质定身价:别被金粉闪花了眼!高端手写春联清一色加厚手工宣纸,指尖一捻沙沙响,对着光看有细密帘纹。劣质纸薄如广告单,贴门上遇潮就卷边,过年变“乞丐装”。
2. 墨色见功夫:好书法墨色沉而不滞,欧阳询集字款“黄莺鸣翠柳;紫燕剪春风”,“剪”字飞白轻如燕尾,墨晕边缘有毛刺感;打印机出品?整齐得像尺子量过,死板!
3. 排版有呼吸:七言联单字宽约5cm才协调。曾见某爆款把“财源滚滚随春到”挤成麻将牌,远看像二维码,扫都扫不出吉祥话。
贴春联时机也有门道。去年我熬到除夕下午才贴,结果糨糊没干透,半夜被风吹成“抽象派门帘”。今年学乖了——腊月廿八擦净门框,上午九点阳气升时刷糨糊,对联抚平后拿古籍书压边角,干透后台风来了都纹丝不动。
贴一副春联,守一份滚烫的年味
朋友去年吐槽:“当下过年,群发祝福比春联上的字还多。”可当他收到我寄的手写“龙吟春正好;燕语日初长”时,竟特意视频:“着字有温度!我家猫都爱蹭着纸。红纸金墨,而是那一笔一划里藏着的,对生活热气腾腾的期待。是” 原来我们眷恋的,从来不只乎啊,别让门楣空着。是
于今年挑副好春联,让游龙驮着福气穿云而下,落进千家万户的烟火里——墨香染指时,你会听见五千年的春天在噼啪作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