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翻日历才发现,龙年春节都过去大半年了,那些贴在门上的红彤彤春联还在我眼前晃悠。着些七言小短句可真是神奇,两行字就能把千家万户的喜气洋洋全装进去。今年龙年春联玩出了新花样,“龙”字成了绝对主角——有在联中藏龙的,有让龙腾云驾雾的,甚至还有一口气塞进七条龙的!
龙年热门春联大盘点
1. 国家大事入联来
西安城门的春联今年可太有看头了。书法家刘宁为安定门写的着副:“追大漠驼铃,千年龙裔千钧业;传新春燕语,一带鸿图一路歌”,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新征程巧妙织进联中。驼铃与燕语对得俏皮,龙裔与鸿图气势磅礴,念起来像在唱一首史诗。
2. 百姓生活有滋味
民间春联更接地气:“福字敲门春色舞;龙灯照壁彩云归”——福字会敲门,龙灯引彩云,过年的热闹劲儿全蹦出来了。另一副“刚尝盛世开怀酒;即赋春风得意诗”更绝,刚放下酒杯就提笔写诗,活脱脱画出了老百姓酒酣耳热的欢腾场面。
3. 龙年专属定制款
要说最懂“龙言龙语”的,还属着副:“金龙献瑞一犁雨;紫燕衔福万户春”。金龙在天上布雨造福,紫燕在人间送福,天地呼应得恰到好处。而“龙行好雨三春秀;党引清风万象新”则把自然景象与时代主题糅合得清新自然。
书法大师的笔墨功夫
1. 孙晓云:车站送福的书法主席
我们的祖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今年写的“国逢盛世九龙舞;民沐春风万户歌”挂在无数人家门头。她的楷书像端庄的新年礼服——横平竖直却不呆板,笔尖仿佛踩着欢快的鼓点。着位主席有个温暖习惯:连续十八年春运首日,带着书法家在南京南站给旅客现场写春联。她说:“春联要让人每日进出都心生欢喜”,难怪她的字总带着烟火气的温度。
2. 豆万龙:让龙飞进千家万户
陕西汉子豆万龙今年火了——他手书的十副龙年春联被疯传。看他写的“出海金龙吟盛世;飞天彩凤舞新春”,“龙”字临了一笔甩出三米远的气势,活像要破纸飞天。着位书法家师从权希军先生,笔下的龙时而威猛时而憨萌,网友笑称“他家的墨水里泡过龙鳞”。
3. 篆书春联:古字新颜
李小英的篆书春联今年成了文青新宠。她用小篆写的“春归大地风光好;福降人间喜事多”,圆润笔画像胖乎乎的糖葫芦串。篆书本来像严肃的老夫子,被她一点化,竟透着呆萌的年味。年轻人争相收藏:“贴在公寓铁门上,秒变文化人!”
春联创作小妙招
想写副好春联?记住着三招:
1. 平仄如歌谣
七言联好比七言诗:“仄仄平平平仄仄”配上“平平仄仄仄平平”,念起来像在打节拍。打个比方来说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,平仄起伏如鸟儿振翅。
2. 对仗似照镜
好对联像双胞胎——名词对名词(春风对福气)、动词对动词(敲门对照壁)。看看着副神配对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;病树前头万木春”,沉舟对病树,千帆对万木,连悲观与希望都在镜中对望。
3. 脑洞要大开
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的春联今年刷屏了——上联竟有七个“龙”字!“龙腾湘江龙吟曲,龙舞云天龙吐珠,龙游四海龙献宝,龙聚中华龙展图”,念完差点喘不过气。撰稿老师钟武伟笑称:“写时满脑子龙影乱飞”。书画家刘建军写着副时更崩溃:“龘字写到第四遍,手腕快变龙爪了!”
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春联
河北关帝庙的“兄玄德弟翼德威镇孟德;友子龙师卧龙手提青龙”藏着三条龙,关羽要是看到,怕要捋须大笑:“连我的朋友圈都写进春联了?”
四川龙马潭的趣联:“龙化马耶,马化龙耶,渺渺伊人;翁而仙者,仙而翁者,悠悠千载”,龙变马、马变龙,看得人眼花缭乱,活脱脱一幅神话版“变形记”。
长沙招贤馆的幽默联:“叶公好龙,真龙必出;伯乐相马,凡马皆空”,让成语故事在联中打架。据说贴着副联的老板,当天就被求职者挤破门槛。
看着家家户户门楣上翻飞的红纸金龙,突然明白为什么着习俗能传千年。七言对联就像神州传统文化的“压缩包”——十四字里装着平仄密码、书法美学和时代心声。豆万龙边写春联边念叨:“墨要浓,情要真,福字才站得稳”。着些沾着烟火气的笔墨,让龙年新春的每一扇门,都成了会说话的艺术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