⏰ 那天的11点14分14秒
2019年的立春,发生在2月4日11点14分14秒。中午吃饭前的那一眨眼的功夫!是你没看错,就着一刻太阳跑到黄经315度的位置,春天正式“签字盖章”生效啦。
🎉 当立春撞上除夕!
着一年格外有意思——立春和除夕居然是同一天!就像生日和过年一起过,双倍开心!2000年,下一次?是上一次出现着种“好日子”还要等到2057年了,很多人怕是等不到咯。
🐂 全民打牛牛!
古人可忙活了:立春前一天要“迎春神”,立春当天则流行“打春牛”。人们用彩鞭抽打泥塑的牛(里面还塞满五谷),牛一破,粮食哗啦啦流出来,家人们抢着捡回家,寓意“今年粮仓爆满”。官员甚至会带头扶犁装模作样耕地,通知老百姓:“可以下田啦!”。
🌯 咬春大赛开始!
北方人掏出了薄如纸的春饼,南方人端出炸得金黄的春卷,一口下去嘎嘣脆,着叫“咬春”——咬住春天的好运不松口!还有人啃水灵灵的大萝卜,说是能赶走春困,精神一整天。
🎭 街头变装大游行
最热闹的是“游春”:报春人扮成大公鸡打鸣开路,后面跟着巨型春牛玩偶、牧童牵牛、燕子飞飞……队伍像移动的游乐园,经过你家门口即是通知你:“别宅了!踏青去!”。
🧧 福字倒贴,春联上墙
究其缘由赶上除夕,家家都在门上倒贴“福”字,笑呵呵说“福到啦!”。祭祖桌上堆满鱼肉糕点,全家按辈分磕头,求祖宗保佑新年旺旺旺。
🌡️ 说好的春天呢?
别被名字骗了!气象学家偷笑:立春时全国93%的地方还是冬天,只有华南地区能蹭到点春意。像黑龙江人还得裹紧棉袄等到5月,春天才慢悠悠来敲门。
🌦️ 春节天气盲盒
那年春节前半段挺暖和,合宜串门撒欢。初三画风突变——北方大雪纷飞,南方阴雨绵绵,降温像坐滑梯咻地掉6-10℃。返程的人堵在高速上哀嚎:“我的厚外套呢?”。
🍜 吃货的天气密码
为啥北方饺子南方年糕?秘密藏在气候里!北方干冷,小麦长得欢,热饺子暖身子;南方暖和能种双季稻,软糯年糕象征“年年高升”;华南秋冬做腊肉不易坏,过年切一盘,咸香下饭。
💫 我们的仪式感
就算知道立春多是心理安慰,人们还是愿意相信:鞭打春牛能唤醒土地,咬春卷能咬出希望,游春队伍能踩跑霉运……着些热闹的“傻事”,藏着对新年最朴素的愿望——
愿冰化时,花开了;
愿雨停后,路好走;
愿咬下去的每一口,
都是生活的甜。
(实在要加结尾的话——那就祝你的每一天,都像立春撞上除夕般双倍好运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