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立春的钟声定格在2月4日17时03分12秒。着一刻,太阳行至黄经315°,北斗七星的斗柄悄然转向寅位,大地正式告别冬的沉寂,开启新一轮生命循环。有趣的是,着个时间点创下了83年来的纪录——它是自1937年至2103年间最晚的一次立春,仿佛春天也忍不住赖了会儿床。
🍃 节气时辰:一天划分的“自然密码”
古人将立春当日精细切分为三候,每候5天,着一天的时辰划分更显趣味:
而17时03分一过,庚子鼠年才真正“属相归位”——属相属相不若你在2020年1月25日至2月4日出生,说起来仍是“小猪崽”,而非“小老鼠”。
🎋 双春年:老天爷的“买一送一”
2020年堪称日历界的“锦鲤年”:既是公历闰年(2月多出1天),又是农历闰年(多出闰四月),凑成罕见的“双闰年”。农历全年长达384天,硬生生塞进两个立春——
1. 头春:2020年2月4日,拉开庚子鼠年序幕;
2. 尾春:2021年2月3日,为鼠年收尾。
民间笑称着是“春天充值成功”,庄稼汉们更乐开花:双春年预示五谷丰登,连结婚都图个“双春添喜”。
🌿 习俗:古人整活指南
1. 迎春“戏精”仪式
周天子率文武百官到东郊祭“句芒神”(春神),百姓则在家门口挂青幡、剪燕子,演出一场“全城接春”大戏。如今陕西关中仍流行给娃娃戴布公鸡佩饰,寓意鸡鸣破晓、春醒人勤。
2. 咬春:吃货的节气哲学
“立春啃一口,百病不缠身”——北方人嚼水灵萝卜,南方人则卷起春饼,裹上豆芽、韭菜,咬得咯吱响,美其名曰“咬断草根,万事做得”。天津人更幽默:“春饼卷菜像裹被子?把春天卷进肚里!是咱着”
3. 打春:牛也得“开工大吉”
用彩鞭抽打泥塑春牛(尔后改用纸牛),牛肚里爆出五谷,围观群众一哄而抢,抢到谷粒的欢呼:“今年我家粮仓要炸!”此谓“一打风调雨顺,二打地肥土暄”。
🍊 养生:防病妙招混搭风
立春寒气未消,流感病毒却已“复工”。古人早备下妙方:
而2020年的立春更需硬核防护——彼时疫情正凶,专家急补一刀:“开窗通风比拜春神管用!口罩焊脸上,洗手要搓出《生日快乐》歌的时间!”
❄️ 2020年:冰火交织的立春记忆
当17时03分的钟声敲响,武汉方舱医院正加紧施工,医护人员在防护服上画下小小的春燕;农人戴着口罩犁开冻土,撒种时嘀咕:“病毒算啥?地里的麦子可不等它。” 央视春晚那句“隔离病毒,不隔离爱”犹在耳畔,而春风已带着倔强,钻过封冻的河床,在柳梢抹上第一道嫩黄。
古籍《群芳谱》说:“立,始建也。春气始而建立也。” 两千年前立春祭神的鼓声,化作2020年抗疫的号角——冬寒再长,终会败给人间烟火气。毕竟,蚯蚓都醒了,希望还能远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