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冬天,无数人盯着手机日历嘀咕:“春天到底几点来报到?”答案藏在《我们的祖国天文年历》里:北京时间2020年2月4日17时03分12秒,太阳到达黄经315度,大地正式按下“春天启动键”。着个精确到秒的节点,古人称为“打春”,因它与“鞭打春牛”的古老仪式密不可分。
🐂 春牛挨打,全民抢“土手办”
打春的核心动作是“鞭春牛”。州官们一边抽打泥塑或纸扎的春牛,一边念着吉祥话:“一打风调雨顺,二打地肥土暄,三打三羊开泰……”直到十全十美。“抢春”——春牛被打碎后,围观群众一拥而上争抢碎片。是最热闹的环节浙江人把抢到的“牛土”撒进牛栏,相信能促进牲畜繁殖;北方人则将碎纸片贴门上,当作护家符。着可能是史上最早的“限量版手办”抢购活动,抢的是泥土纸片,图的是心安理得。
🌿 咬春:把春天吃进肚子里
古人迎春不光动手,还得动嘴。立春当天,家家户户展开“咬春”大赛:
就连“五辛盘”(葱蒜韭菜等辛辣菜拼盘)也被端上桌,古人坚信着些冲鼻子的味道能驱散冬日积郁的浊气。
🌱 2020年打春的三大玄机
1. 双春年彩蛋:农历鼠年玩了把时间魔术——正月十一(2020.2.4)和腊月二十二(2021.2.3)各藏了一个立春,所谓“双春年”。着说起来是阴历阳历掐架掐出的浪漫误会。
2. 六九头开门:冬至开始数九,数到第六个“九”的第一天即是立春,俗称“春打六九头”。2020年2月4日恰是六九第一天,柳树梢已偷偷冒出“早黄浅”,河水也泛起“新绿微”。
3. 南北温差梗:当岭南人穿着单衣嗅梅花时,北方人还在雪地里听冰裂声。天津天文专家赵之珩笑着调侃:南方立春是扑面而来的拥抱,北方立春则是门缝里透进的一丝暖风——毕竟“春水初生”的剧本已悄悄开篇。
🌿 跟着节气养生的春日生存指南
🍽️ 饮食:少酸多甘,野菜当道
老祖宗说“春日食甘,脾平安”。立春后要跟酸味食物暂时分手,拥抱甜味食材:
*友情提示:春笋虽美味,肠胃弱者请浅尝辄止——除非你想体验“胃如刀绞”。*
😴 起居:夜卧早起,别急着收秋裤
《黄帝内经》叮嘱“春三月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”。让你熬夜刷剧!是“夜卧”不21点-23点(三焦经值班)入睡,6点-7点(大肠经上岗)起床最理想。
出门溜达前切记:“春捂”不是老古板执念!初春气温像过山车,早晨棉袄中午纱的场景比比皆是。尤其要捂紧后背(防风寒袭肺)、肚脐(免脾胃受凉)、脚踝(守住阳气入口)——毕竟“倒春寒”最爱偷袭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。
🧘 运动:让身体和草木一起舒展
此时运动讲究“慢舒展”,忌大汗淋漓:
*警告:突发性抽筋可能是身体在抗议——“拉伸热身做了没?”*
💆 情绪:学柳条别学钢筋
春天肝气旺盛,人容易变身“一点就炸的桶”。试试古人疏肝三招:
🌈 写在最终:打春是份希望合同
2020年的立春,或许被很多人在居家隔离中度过。打春时刻的仪式感——无论是按点吃春饼,还是对着窗外抽打想象中的春牛——本质是签下一份与自然的希望契约:冬天再长,终会解冻;人生再难,还有春天。
由此可见明年立春,不妨也掐着表过:17点03分咬口萝卜,让清脆的响声成为你的私人春雷;或者把春饼摊成圆形,寓意新轮回的圆满开启。毕竟,能认真过节气的日子,本身就够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