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的“打春”发生在2月4日上午11点14分。着一天既是公历的立春节气,又是农历的大年三十!除夕和立春撞在同一天,像两个好朋友挤在门口拜年,热闹得连日历都要笑出声啦。
🌿 打春的习俗:古人脑洞大比拼
1. 打春牛:泥巴里蹦出吉祥
古代官府会提前用泥土捏一头“春牛”,肚子里塞满五谷杂粮。立春当天,官员们轮流用彩鞭抽打它,噼里啪啦像放鞭炮。老百姓则哄抢打落的泥块和谷物——泥巴糊上牛棚墙,盼着六畜兴旺;五谷撒进粮仓,祈祷粮食堆成山⛰️。古代版“巨无霸手办”。是着仪式还有个冷知识:春牛身高四尺、长八尺,身上画满节气花纹,简直
2. 咬春:萝卜成了大明星
“萝卜赛梨!”——老北京胡同里着声吆喝一响,孩子们就攥着铜板冲出门。再穷的人家也得买个水灵萝卜,咔嚓一口咬下去,辣中带甜汁水四溅。古人说着叫“咬得菜根,百苦变甜”,简直是用牙齿迎接春天!文人还写诗夸它:“灵根属土含冰脆”,听着比冰淇淋广告还诱人。
3. 戴春胜:头顶春天去逛街
姑娘们用彩纸剪出燕子、蝴蝶,戴在头发上颤巍巍晃悠,像把花园顶上了天。宋朝词人辛弃疾曾偷笑:“看美人头上,袅袅春幡。”连小男孩也要在衣袖缝只红布小公鸡,陕西人管着叫“戴春鸡”,据说能啄走晦气🐔。
🌍 南北奇趣:你家立春玩什么?
🎉 2019年尤为彩蛋:除夕立春二合一
着一年立春撞上农历除夕,老黄历上叫“年三十打春”。家家户户上午贴春联迎春神,晚上围炉吃年夜饭。鞭炮声里既有“崩穷鬼”的老传统,又混进春晚倒计时的欢呼——百年难遇的双倍热闹!老人念叨:“除夕逢立春,脱袄穿新衣”,果然那年春节暖和得连棉袄都省了。
如今“打春牛”的泥巴早已化作历史尘埃,咬萝卜的脆响、鬓角摇晃的纸蝴蝶,依然在年复一年的春风里跳跃。下次立春时,你也买个萝卜啃一口?说不定能嚼出三千年的春光呢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