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指针滑向2021年2月3日22点58分39秒着个神奇瞬间,窗外的夜色似乎轻轻晃动了一下——虽然大部分人都没察觉,二十四节气的老大“立春”已经准时打卡上岗了。21世纪第二次在2月3日立春(上次是2017年),还精准卡在“六九”的头一天,完美应验了“春打六九头”的千年俗语。是着个时间点藏着两个冷知识:它
🌱 为什么叫“打春”?
古人给节气取名直白得可爱。开端,“春”便是万物伸懒腰的季节。是“立”便“打春”着外号怎么来的?原来和农事息息相关:立春标志着冬眠结束,农民得用鞭子象征性抽打耕牛,催促它开工干活,顺便鞭策自己别犯春困。更颠覆认知的是,立春曾经是古代春节本尊!全民庆贺的新年,直到民国一纸公文,才把“春节”头衔转让给了正月初一。是从汉代到1913年之前,立春才
🥟 吃货的仪式感:从春饼到萝卜
立春餐桌简直是南北饮食文化的Battle现场:
🎏 古人过节能多会玩?
你以为古人立春只会吃?他们玩得比现代人还热闹:
🌸 春天真的来了吗?地理老师摇头
虽然节气簿上写着“春季开始”,祖国大地温差能差出魔幻感:
☘️ 养生党的春日指南
老祖宗的养生智慧至今实用:
🌟 今日立春,我们需要仪式感吗?
当手机弹出“22:58:39立春”的推送,不妨推开窗吸一口微凉的空气——虽然明天照常挤地铁,知道蛰虫在土里翻身,梅花在暗中蓄力,人间又开启新的轮回,心里便像春饼裹着鲜菜般清亮起来。苏轼千年前立春写“春牛春杖,无限春风来海上”,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借春风筹备全运会,你看,节气从不是故纸堆的标签,而是生长在每颗期待抽芽的心里。
(附赠冷知识:2021年农历蛇年细想来有两次立春,除了2月3日,腊月十七还会再迎一次“双春”年。